高铁的发展,不仅让出行的人们体验到了飞一般的感觉,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城市差距。作为中国中车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创集团凭借雄厚的实力,以及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助推高铁提速,促进了各区域的产业调整和转移。
随着我国对高铁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势必加速我国各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可谓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针”,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的高铁起步比较晚,为了追赶世界高铁的发展速度,中车唐山公司在2005年先后派580名技术人员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取经”。学成回国后,这批技术人员也带回了580本学习笔记,详细记录了高铁生产中的所遇到的各个细节和需要攻克的难点。
作为中国中车的子公司,中车唐山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到5%。以200亿元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其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8亿元。“这8亿元研发费用中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公司与各大学研究院共建的研发项目中”,中车唐山公司科技研发中心部长张雷表示:“我们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有合作。通过协同社会资源,公司很多研发项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果。”
“公司围绕科技、管理、操作三方面的创新构建了体制、机制、流程和费用上的系统平台,推动全员创新。”中车唐山公司董事会秘书董敬波向记者举例称,“以科技创新为例,公司有近2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成果与大家的培训机会和薪酬调整都进行了系统地关联,不断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据了解,中国中车总部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上,这一类研究历时较长,有的长达8到10年。而中国中车旗下的子公司则各有研发团队。
“我们中车唐山公司研发项目主要偏向于应用和集成创新。”董敬波向记者解释称:“我们的大部分研发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产生的。例如在西藏或云南等干旱或多雨潮湿的地区,就需要用抗干旱或抗潮湿等新材料做成的车辆。”中国中车依靠自有研发团队,投入大量资金,根据国内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和运营环境研发出了能够适用于高温、低温、多雨、干旱等的高速动车组,持续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呼啸而来的高铁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中国高铁,代表着铁路发展的新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在今创集团的参与下,相信高铁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和作用,共同迎接由高铁效应所带来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