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陈德权生前居住的沭阳县城区城市枫林小区,楼下空地上摆满了花圈。这位一辈子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好医生,弥留之际的唯一心愿,就是“让我最后一次救人吧。”在他去世之后,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到两个患者眼睛里。
1 捐献眼角膜成了52岁医生最后一个心愿
52岁的陈德权是沭阳县协和医院原副院长、徐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从事骨科专业30多年,先后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全膝关节置换、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多项骨科大手术数千例。在徐、宿、淮等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去年7月份,陈德权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患病期间,陈德权一直与病魔作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今年7月份,作为医生的陈德权获悉自己病情继续恶化、癌细胞已经扩散后,认为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产生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
“大家都舍不得让他再受这个罪,因为他已经承受了病痛的折磨。”陈德权妻子江雪春回忆说。陈德权便把老母亲叫到病房,做她的思想工作,他对老母亲说:“妈妈,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天开始,你的儿子心中就有一种想法,在医学上,我要有所贡献,这点是儿子长期以来的愿望。把眼角膜捐献出去,我想实现这个夙愿,妈妈,你就同意吧,不要让儿子带有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在陈德权的极力劝说下,最终家人和亲友同意了他的想法。原本陈德权想将自己的全部器官都捐献,可由于受癌细胞侵蚀,身体器官已不太适宜捐献,最终他决定捐献出自己身体唯一完好的眼角膜。
7月27日,陈德权在病榻前与县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遗体眼球志愿书》。当时在场的医生记得一个细节:签捐献志愿书的时候,陈德权之前一直是躺着的,当时非要家人扶他坐起来签志愿书。他解释说,这样更庄重一些。
8月4日深夜,陈德权眼看就要不行了,他昏迷苏醒后几乎是央求家人和医生,赶快手术取眼角膜。简短的告别仪式结束后,好几个同事低声抽泣,久久不愿离开现场。
2 病重住院期间依然为病人完成手术
“我和德权共事近20年,他为人正直、热情、热心,始终将医德放在第一位,每一位经他诊治的病人,他都要反复权衡、论证,给予最佳的治疗方案。”曾经和陈德权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沭阳县协和医院监事会主席、主任医师刘继文感慨,陈德权一直以为病人服务为第一己任,即使患病期间,依然坚守在工作第一线。
在陈德权病重住院期间,有一位病人慕名找到陈德权,请求为其做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陈德权不顾自身病痛,毅然答应并主刀为其完成了手术。
“听说陈医生病故,我特地从外面赶回来,送陈医生一程,陈医生救过我,当时把我外伤治疗得很好,我非常珍惜这份情谊,我会永远记住陈医生。”在悼念现场,曾经被陈德权救治过的市民王卫东赶来了。
几年前,王卫东在外地发生车祸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医生建议切开骨盆治疗。后来,他找到了陈德权医生,陈德权冒着大雪开车将自己从外地医院带回来,并进行保守治疗。“如果切开骨盆治疗,恢复得再好,我也得拄着双拐行走。”王卫东摸着自己的大腿说,自己可以自由行动,生活质量很好,这都得益于陈德权精湛的医疗技术。
“得知自己的癌细胞已经扩散时,他主动提出捐献眼角膜,他说,自己一生热爱医疗事业,要尽一切所能解除病人的痛苦,捐献眼角膜给需要的病人,是他最后所能做的事了,失去这样一位好同事,好兄长,我内心无比悲痛。”刘继文说,陈德权临终前又委托自己,将他的医疗书籍全部捐献给医院的图书馆,以便能为后学者助一臂之力。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8月5日下午,陈德权捐献的眼角膜已经成功移植给两个人,一位50岁的男士,还有一位40岁的男士。“这个消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他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没有半点遗憾,为人间作出大爱。”陈德权的妻子江雪春说。(售房网)